康巴夜话 | 探秘走婚大峡谷

2025-04-12

初识扎坝,源自于几年前一篇网络流行的文章。一位成都户外俱乐部的负责人去道孚开发新的旅游线路时,无意中驾车进入大峡谷。这个从未被外界知晓的走婚部落, 随后在成都引起了巨大反响。扎坝, 这个后来被称为“全世界第二个母系社会走婚习俗的地区”,成为了众多学者和专家研究的对象。扎坝,其独特的风俗,也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我。 终于在今年,有机会进入到这片神秘的土地。

走婚习俗_走婚的含义_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

扎坝人的居住地在清代属康定明正土司管辖,现主要分布于雅江县瓦多、木绒、普巴绒,道孚县亚卓、扎拖、红顶等地,习惯上将道孚县境内的扎坝人居住区称为“上扎坝”,将雅江县境内的扎坝人居住区称为“下扎坝”。扎坝大峡谷地处道孚县南端,海拔2720米,东邻道孚县八美区,南与雅江县接壤,西与新龙县毗邻。扎坝大峡谷全长约150公里,"扎坝"藏语意为"悬崖中形成的沟壑”。图片来自网络

流经道孚县城附近的鲜水河从遥远的康北草原奔腾而下,经甘孜州炉霍县、道孚县,在雅江县两河口与雅砻江汇合。在道孚县境内的地段,是该县最偏僻的,河水到这一带由于地势上巨大的落差,形成了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大峡谷----扎坝大峡谷。我选择的是从北线(道孚)进入神秘的扎坝走婚部落,即上扎坝地区。

走婚的含义_走婚习俗_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

扎坝地区 - 鲜水河大峡谷 摄影: 樊觅韵

在我所到过的峡谷中,扎坝大峡谷是最令人感觉到清冷与寂静的。峡谷悠长深邃,两边高山挺拔陡峭。黑教第一大神山-------扎嘎神山,展示着它高大伟岸的身姿。由于地形奇特,谷底的鲜水河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回湾。孤独的身影就在这一个又一个回湾里慢慢移挪着。车行大约3个多小时,我们一行抵达了上扎坝的核心区域,道孚县亚卓乡。虽然只有短短近百公里的路程,但这里的景观和道孚相比已是大大的不同。建筑从棕白色的木石结构民居,转变为棕黑色土石结构碉楼,零散分布在各个山峦之间。亚卓乡不大,只有一条街道。不远处的工地上大货撒腿跑得正欢,道雅路(道孚-雅江)扩建工程正在施工。一位在当地工作的小伙子给我介绍起扎坝的独特走婚民俗:解放前扎坝人的家里没有夫妻一说,家庭成员以母系一方为主线,母亲是家庭的核心。解放后,与外界隔绝很久的大峡谷通了公路,落后的面貌正渐渐发生着改变,尽管昔日"男人不娶,女人不嫁"的走婚习俗正成为历史,但在周围一些信息与交通落后的乡村里,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走婚习俗。

走婚的含义_走婚习俗_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

亚卓乡 - 坐在窗栏上聊天的扎坝人 摄影: 樊觅韵

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_走婚的含义_走婚习俗

亚卓乡一览 摄影:樊觅韵

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_走婚习俗_走婚的含义

爬房子是这里一种奇特的婚育活动方式。男女到了适当年龄,就开始走婚,夜到女方家同居,清晨离去。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晚上必须从碉楼爬上去,只有勇敢而身强力壮者方法以此法获得姑娘的芳心。扎坝走婚并非想我们想象的那些无规无矩,走婚事先必须要征得父母的同意,而且,也有一定的时间与年龄限制。一般只在周未的晚上才爬楼走婚。图片来自网络。

这位小伙子本人也是通过走婚,认识了现任的妻子。 随着时代的前进, 走婚这种特有的习俗也成为了历史。临别时,我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 他还专门转发了几篇介绍扎坝的文章给我。最吸引我的倒不是其文字介绍,而是一张张汉语–藏语–扎坝语的词汇发音对照表。一方面佐证了扎坝语的独特体系,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成为我叩开扎坝神秘走婚峡谷之门的一把钥匙。

走婚的含义_走婚习俗_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

据上海复旦大学语言系教授龚群虎所言:扎坝语是藏缅语系中比较古老的藏语分支,和目前其他任何藏族地区的语言都不相同。 扎坝语言孤岛的来历, 也是众说纷纭。 图片来源网络。

原本以为寻访原生态的扎坝会因为有了当地人的介绍显得更容易,但实际经历过之后才体会到其中的艰难。外来文化的冲击,基础设施增建,这些都给扎坝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虽然这里已经是道孚县最偏远的地区, 但为了寻访最原生态的臭猪肉,我们仍驾车往陡峭的山崖小道上前行。 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公路,只能徒步行走。终于在红顶乡一处偏远的山崖上,通过对当地人的寻访,我们终于发现了有存放臭猪肉的碉楼民居。虽然之前“恶补”了一些 扎坝话,但实际沟通起来仍显得效率低下。 也许是当地人听不懂我的 “臭猪肉”发音, 也弄不明白我到底想拍什么。 总算一位常年在外地打工的人听懂了我的汉话,指着前面山梁子说,“从这里翻过去,再往上走,有两家人家里有!”

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_走婚习俗_走婚的含义

沿着鲜水河向南,离开公路之后, 进入到一个偏僻的大峡谷里。这里是山顶的一个村寨, 已经不通公路,山崖零星散落着古碉楼。因为交通落后,这里还保留着旧石器时代母系血缘组成的家庭,被专家们称为人类社会进化仅存的活标本。摄影:樊觅韵

走婚的含义_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_走婚习俗

传统扎坝民居内景,碉楼只有一个大门,门楣上挂有吉祥图腾物。从第二层开始,每层设有小窗户若干。碉楼的大小由柱子的多少决定。碉楼一般有五六层,一层为圈(羊圈牛圈、马厩);二层称为叶柯(藏语,意为客房),是人居区,用木板分别隔成厨房、卧室、储藏室等小间; 摄影: 樊觅韵

走婚习俗_走婚的含义_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

今年76岁的彭真仁措坐在她自己的卧室里,房梁上悬着的臭猪肉,是她当年的结婚时制作的,至今已有四五十年了。“臭猪肉”其制作和保存的方式十分独特。猪喂大了以后,就用绳索套颈把猪勒死,然后在腹部切开一个小口除去内脏,再以干豌豆粒等物填充腹腔,缝合后用黄泥和酥油封严切口和七窍,埋入草木灰中。数月之后,等草木灰将猪肉的水分基本吸干,然后把猪肉从草木灰中取出,挂在屋内的一角,让其进一步腐熟变黄。臭猪肉可以存放数十年而不坏,据说放的时间越长越补人,越好吃。臭猪肉的多少是家庭富裕程度的象征,也是他们居家待客的最高规格。摄影:樊觅韵

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_走婚的含义_走婚习俗

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_走婚的含义_走婚习俗

纺织红腰带 - 走婚时男人攀爬窗榄时的一种装束,也是传统扎坝民族服装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配饰 摄影: 樊觅韵

走婚习俗_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_走婚的含义

苯波教派寺庙 - 桑珠寺内景 - 位于道孚县仲尼乡 摄影:樊觅韵

走婚文化是什么意思_走婚的含义_走婚习俗

格鲁派寺庙 - 红顶寺, 位于道孚县红顶乡 摄影:樊觅韵

天险的地理环境,是促成扎坝长期与世隔绝的重要因素。这儿交通闭塞,至2004年当地仍没有电。正是由于这种封闲,反而使扎坝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留至今。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家万建忠教授认为,母系氏族是人类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时候所必经的一个社会阶段,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母系社会逐渐被父系社会所取代。但是,如今在一些生产力不很发达的地区,因为与外界交流几乎隔绝,这种母系社会才有可能得以保存。

“扎坝”,一个语言的孤岛,一个神秘的母系部落,一个走婚的大峡谷, 仿佛一位锁在深闺的少女,等待更多的人来这里探奇、揭密。

图/文: 樊觅韵

======================

微摄影征稿

征稿内容:不分照片类别, 不论卡片单反还是手机,无管您拍摄的是震撼眼球的风光大片,还是发人深省的人文观察,只要是您的原创作品,我们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相信通过我们的平台能让您的作品得到最好的传播。也非常欢迎您把更多有趣有料,接地气的作品推荐给我们。“大师”,就是这样起步的 ...

特别说明:我们没有稿费,但希望您能喜欢下面的奖励:

1. 图文赞赏金额全归作者所有

2. 优秀图文的作者,如想加入甘孜摄协,优先考虑

持甘孜摄协会员证的影友,可是有很多好处哦 ...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各地春节过年习俗差异大!看看你家乡的传统有多特别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