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范文第3篇

2025-04-25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范文第3篇

一、网络文学简介

网络文学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多媒体的手段实现文本链接进而表达文学艺术主题,在网络中实现创作供网民在线阅读的文学作品。简而言之,网络文学就是一些网络爱好者通过多媒体渠道实现用文字表达思想意识的过程。网络文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文学传播时代的到来,它改变了传统读、说、写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创作模式和创作理念,这是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文学呈现出时代性、大众性、自由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态势,同时也暴漏出了一些自身存在的危机。

1.网络文学的时代性

网络文学总是与人类生活的主题息息相关,它记录下了一个社会的生活特点和文化底蕴,表现出了原生态的生活模式,关注着当前人们最迫切的生存期盼,网络文学可以说是停留在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偏于感性化认识,能够满足人们对网络文学的情感需求,是现代社会中比较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2.网络文学的大众性

网络文学以满足大众接受需求为基本的创作取向,最初的文学大众化是以文化启蒙的形态与公众见面的,而网络文学的大众化是从艺术的角度来实现的,它消除了传统文学传播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网络文学的大众化同时还具有群体性的特征,它借助于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体现了我国文学的公众取向,承载着较强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就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网络技术在促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为网络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传播条件,网络文学自身的大众化发展趋势也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滋生了后现代主义风格。

3.网络文学的自由化

随着网络高速公路的扩散,享受网络媒介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从文学作品中分享彼此的乐趣,肆无忌惮的宣扬自己的生活状态,发泄内心情绪,大胆地表达自身的真实欲望,丝毫不会担心因为话语不当带来的社会责任。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媒体创作的官方传播模式,为普通的文学创作者带来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使得文学发展重返大众生活,实现真正的自由化文学创作。传统的文学创作中,写作被极少数的作家所控制,普通民众无法通过写作的途径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而网络的出现,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打破了传统信息创作由少数人主宰的格局,文学发展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使得网络文学的发展更加完善,网民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对文学作品的相互交流,促使网络文学无限接近大众,成为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

4.网络文学的产业化

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创作空间中对人的束缚,实现了文学艺术的大众化传播。网络文学在快速传播的同时还呈现出了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最初书写性情的生存态势逐渐与现代化的商业利润融合,走上了产业化道路,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型文化产业。文学作为适合数字化传播的产业,其产业化发展成为文学网站的盈利模式。从目前来看,网络文学的市场已初具规模,衍生的领域在逐渐拓宽,互联网中文学与广告的结合也更好的推动了社区文化的建设,形成了对网络文学商务模式的初步探讨,成为新时期网络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二、网络文学艺术的多元化危机

网络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成就了一批新时代的作家,使艺术形式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自身存在的特点也给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第一,网络信息的冗杂使大量不良信息侵入网络,腐蚀人们的思想。网络本身包含的丰富信息量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其全球性的特点更是拓宽了人们的求知领域。然而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也造成了信息污染和思维混乱等情况的不时发生,网络上的污浊信息使得判断是非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易受到蛊惑,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第二,网络交际的便捷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网络自身虚拟化和隐蔽性的特点繁荣了现阶段人们虚拟的交际市场,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流变得明显不足,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同时,这种隐蔽流也使得一些不道德的行为逐渐增多,人们的社会道德感普遍趋于弱化;第三,传统道德弱化、网络文学质量危机加深。互联网的普及是新时期人们适应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变革,然而正是由于网络的普及,人们很难再去接触传统的道德教育。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化传播的基础形式,其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并表现出虚假繁荣的发展态势。网络文学的质量成为现代学者们讨论的重要问题,一方面,由于一些网络作家个人欲望的膨胀,大肆创作劣质文学作品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造成现代网络文学发展的空洞化;另一方面,部分文学网站为了赚取点击量,对网络文学的责任感日趋淡化。相对于传统文学创作而言,网络文学缺乏深刻和庄严的特点,对网络文学发展的批评也不到位,使得网络文学忽略了传统创作应该具备的原则和规范,以的形象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种过于直白的网络作品,让文学缺少了兼容含蓄的美感。

三、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发展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为后现代化的艺术模式和平面化立场提供了新的舞台和发展空间,网络文学与后现代话语在逻辑方面有了新的融合,网络文学中平面化表达的价值结构正在以数字化的形式悄悄展开。

1.网络文学的创作呈现自况性展示价值

人们对于文学的创作基于两种价值,一种是膜拜价值,一种是展示价值。文学作品的膜拜价值即是人们从中得到的高贵殊荣,展示价值则是被审视的对象是人的创造物,是仅供人们观赏和娱乐的产品。现代的网络文学作品创作彰显出了自身的展示价值,随着影视、广告、摄影等艺术的发展,文学成为现代社会主导的艺术消费形式。传统的宗教、传奇英雄膜拜等已经被现代的网络信息文学所替代,文学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属性。网络作品的自况展示逐渐发展起来,与后现代话语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性,这些都是由于网络作品的自由化和大众化发展,使得网民的思想变得充分地自由和开放,而非深度的膜拜价值。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的轻舞飞扬明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症,却还要从网上走到网下与痞子蔡演绎一段有始无终的爱情游戏,痞子蔡的网上邂逅与网下追慕也不过是去圆一个青春年少的美人梦而已,“因为令我飞扬的,不是你注视的目光,而是我年轻的心”——当下空间的情感悸动是这个缠绵悱恻悲剧故事的唯一动机。在这里,人们不必局限于现实社会的真实感和维系生命的厚重感,网络中的人物不会受到现实主义的束缚,只需要在自我的世界里实现升华,将唯美的剧情作为永久的片段予以保存,促使读者陶醉其中。正如杰姆逊所分析的:“过去意识既表现在历史中,也表现在个人身上,在历史那里就是传统,在个人身上就表现为记忆。现代的网络文学作品是对深度和个人情怀的探讨,而后现代主义则侧重于对人物当前发展以及人物感情需要,是对文学作品的升华。”

2.网络文学表达形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文学作品的转型,文字图片相结合以更直观的方法满足了现代网络读者的需求,同时也催生了网络多媒体文学的发展,实现了网络艺术与文化的结合,形成了作品创新的发展趋势,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传播禁锢。网络本身信息含量大的特点为网络文学的繁荣提供了超文本的基础。传统的文学作品多是单线性的,以页码表明结构来实现阅读的过程,阅读方式较为单一,而网络文本采取多线性的传播方式促使了阅读方式的多样化。网络文学作品没有特定意义的定稿,创作者在进行网络文学作品创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标本,而读者也能够自由选取阅读文本,实现网络文学发展中后现代主义的边缘化思维。网络链接的发展。该手段主要适用于对文学创作文本的连贯性组织,以作品的逻辑链接为基础实现对内容的有效穿插,促使网络文学实现结构化联系,扩大文学作品的审美张力,并且方便读者对文本内容进行选择性阅读。网络链接着眼于对网络文学结构的整体构建,是以解说的方式实现文学作品的创作。

3.网络文学实现了多媒体渠道的链接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范文第4篇

一、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

文学,是构筑于语言文字之上的艺术,是蕴藉于情感思想之内的表达,是哲的融合,也是美的展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文化内涵、折射出其民族气韵、并映衬出其思想高度。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时代下的文学种类也有了全新的划分。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让“网络文学”这一充满新鲜气息的专业术语应运而生,其独树一帜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也使得人们对网络文学产生了同传统文学迥然相反的大众印象——在中国,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传统文学意蕴浓厚、格局磅礴、行笔凝练、说理深刻;而以《斗破苍穹》、《诛仙》、《后宫甄嬛传》等为作品代表的网络文学,则成文迅速、想象自由、情感直白、受众庞阔。文学市场的此种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极佳地揭示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这两者于各自定性上所存在的本质不同:以网络生活为主体、以网络语言为基础、以网络读者为目标的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传播媒介,充分展现了其快捷、高效、丰富、包容的特质,紧贴时代步伐,紧扣社会热点;而归属于“时间淘洗之下的经典”的传统文学,则是现今剥离于网络元素之外的文学体裁与样式的大集合,时刻与其所承载的一切政治、历史和经济因子一起,对当代社会的人文环境起着持续性的塑造作用。

二、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造成的冲击

互联网的优越性赋予了网络文学某些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闪光点。首先,对传统文学来说,作品的撰写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只有专业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大家,才有可能成为一部具有传播价值的传统作品的文学生产者。而与此同时,这些作品也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报刊、杂志或出版书籍才可能与读者见面。这一严格的既定程序意味着传统文学的一众孕育成果在被正式发表之前,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文学编辑和文学出版商的仔细甄别和选择。如此“命定”的挑选过程反过来,也相应地对所有传统文学的文学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创作要求,并从客观条件上保证了传统文学产出的质量和水平。而与之相对的是,网络文学对文学创作主体的约束性大大放宽:没有编审、没有校对、没有出版商,文学创作的门槛被无限放低,任何人只要产生了文学撰写的兴趣,便都可随时在各大网络文学站点展开其个人创作。网络为每个潜在的文学生产者都提供了平等的文学构筑机会,这种开放性大大打破了过去传统文学对文学创作主体的严苛限制,使得旧有的存在于文学创作领域的“精英游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颠覆和消解。其次,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评论者在其个人质素上也被增添了诸多的不可控与不确定。目前看来,大规模依赖于各类新兴速消文学网站、抑或是各类老牌综合网站初生文学版块的网络作品,因了这些站点网民进出的高度快捷和发帖的极度自由,而均在其评论区显示出相应的文学反馈深度的缺乏。

对传统文学作品来说,文学品读应是理性的、中肯的、有意义也有价值的,但这些要求在被互联网主宰的文学评述场内,则全无了踪影。纵览目前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的评论区,客观、公正而有理有据的严肃发言寥寥无几,大多是毫无来由也毫无去向的“灌水”和“刷屏”,情绪宣泄取代学术交流占据了主导,个人臆想取代客观事实抓取了上风,传统文学评论所赖以生存的主流论述语系,在网络文学面前都失去了意义。最后,则是文学创作动机的模糊和淡化。通常来说,在传统文学领域,文学创作一般都需要一个切实的“标的”。“我手写我心”,传统文学写作者的创作初衷往往非常明确:由于其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的确“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才会提笔展开文学创作。而在网络文学大行其道的今日,越来越多的网文开始抛弃文学创作的初心“为写而写”、“为作而作”,部分网络文学作品的诞生甚至纯粹是为了取悦大众,为了迎合资本与市场,乃至是为了无意义的宣泄和自娱。此种情况下,文学的神圣性和使命感都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折损,网文的行文和成文也因此而变得个人化色彩浓重,信仰缺失、格局狭小。

三、网络文学所造成冲击的利弊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网络文学给传统文学所带来的冲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绝非一个单面、单性的问题。在新旧交驳的过程中,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所施加影响的后果,应是利弊兼备的。负面来看,由于有强大的互联网平台作依托,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艺术表现力更为强劲,在传播速度上也占据着几近压倒性的优势。对习惯游走于各大门户网站的互联网读者来说,网文的日日更新、时时新鲜是致命的吸引,也是其持续获取阅读和集体共鸣的重要途径。此种局面下,传统文学的热度便开始不可避免地日渐消减,直至无人问津。而进一步,此类偏向“娱乐狂欢”的阅读模式,也已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蕴藏于传统文学外衣之下的优良文化因子的流失,过去人们曾在众多高质传统文学作品中所感受到的特定民族气节与精神,如今已难觅踪影。当然,若从正面来看,网络文学的燎原之势,也给新时代下的传统文学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启迪和激励。大众对网络文学的追捧,或可看成是面向传统文学敲响的一次严肃警钟,让如今传统文学的创作者和研究者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文学在互联网新时代下究竟应该如何破局。“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网络文学对市场、读者、以及文学理念和价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颠覆、分流与变革,传统文学若要“求活”,必得“求变”。具体说来,首先是传统文学的生产者们要跳出思维定势,在不背离文学创作纯洁性的大前提下紧跟社会发展态势,拓宽创作脉络,丰富创作元素,使得传统文学做到“于古雅中不失新风”;其次,是传统文学的研究者们也应及时理清思路,不断寻找全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增强传统文学在当代的辐射度和话语权。

四、现实意义

接纳亦或鄙薄,一个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是,网络文学已经进入到了当今社会文学手稿创作、文学风格品评、乃至文学市场运营的文学共融圈。看似站在两个截然相反对立面的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彼此之间的交锋与摩擦虽已十分明显,但并非无法调和。恰恰相反,通过具体了解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市场的影响和冲击,网文方可进一步明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传统文学的领航者和追随者也可进一步意识到市场风向和读者偏好的变化,留精华去糟粕,对自身原有的传播方式和运行规则做出恰当的丰富与改变。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化背景 网络文学 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

一.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发展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文学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学开始诞生,它实现了文学的大众化,也促进了文学反馈机制的建立。2016年,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达到3.1亿,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1085万。2016年,手机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达到2.8亿,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2200万。在网络文学方面,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事实。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文学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但是,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在逐利中迷失,出现资本市场规范下网络文学的困境。我们不能否认商业化背景下,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以及唐家三少等网络作家的成功之处,他们也成为了其他网络作家的标杆,督促着网络作家们对作品进行创新。但是,网络文学的产业化使得网络文学写作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偏离,网络文学的弊端随之开始显现。

第一,为了提高网站的更新速度,网站对于自己签约的作品有月更的要求,起点中文网则设置了打赏月票榜、更新榜激励网络作家写作,不少网络作家为了追求写作速度放弃了文学写作质量。部分作家的网络文学语言粗糙,存在很多逻辑漏洞,他们的写作心态由最初的书写内向向追求金钱转变。部分网络作家的写作报酬是网站根据李锐比例结算的,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往往对文章灌水,这严重影响了写作框架,大大降低了写作质量。

第二,网络文学的个性化开始减退。通过对文学网站搜索关键词的统计,发现高手、兵王以及武神比较适应大家的需求,网络文学的同质化现象开始显现。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作品以迎合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很少按照自己的本心写作,文学作品只是为了让读者消费而写的。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网络作家向读者谄媚,文学作品没有很好的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发展前景

近些年,网络文学的收费制度趋于规范化,我国也开始重视网络对网络文学版权的保护,网络文学的盈利主要依靠付费阅读来实现。但是,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开始向全版权运营发展,版权拥有者会根据网络文学作品开发电影、游戏等,这使得版权费急剧上升。但是,改编作品并没有带来网络文学的市场繁荣。那么接下恚网络文学该怎么发展呢?

(1)网络文学去模式化。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的写作不可能摆脱市场的束缚。举个例子,当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电影掀起了人们回忆青春的热潮,票房很好。随之,校园青春小说水涨船高。但是,大量青春题材电影上映,网络文学的模式化缺陷在影院扩大。网络文学的个体化情感书写、人物模式以及情节的模式化使得网络文学作品电影的豆瓣评分很低。网络文学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去除模式化的写作方式。

(2)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必须接受个性化的挑战。网络文学具有平民、草根的特征,但是网络文学没有和传统文学处于对立面。网络文学发展早期,部分作品对于自我的表达以及个性的表达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现阶段,网络文学呈现流派化、模式化,网络文学的个性化逐渐消融,读者以及网络文学市场对于网络文学的管理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目前,各大网站的盈利模式仍然是全版运营。但是,面对口碑低下的IP改编作品,不少网站开始减少对IP征集的关注。这些网站运营自有版权的网络作品,并在征集新IP的时候注重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以及现实主义价值。文学网站开始立足文学作品本身,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不再那么迷信市场大数据。与此同时,模式化的网络写作没有被文学网站抛弃,他们开始实行分层管理,希望通过分层管理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在模式化的网络文学写作模式下,读者的文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开始呼唤精英网络文学作品。传统的文学作品也利用网络进行传播。一方面,网络改变了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模式。举个例子,“繁花”在2015年获得茅盾文学奖,金宇澄没有使用传统的纸质平台,选择将小说在弄堂网上进行连载。弄堂网并不是盈利性质的网络文学网站,但是金宇澄将“繁花”在弄堂网上连载和网络文学的创作有类似之处。金宇澄在写作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写作经验不再那么迷信,会根据读者的意见进行适当的调整。总的来说,“繁花”为传统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范式。另一方面,网络改变了的理念,也会让文学网站经营者调整自己的策略。举个例子,“北京折叠”刚获得雨果奖,版权便被收购,网络文学和严肃文学的界限正在被网络文学平台消除。

三.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出现模式化写作的问题。要实现网络文学的长远发展,必须去除网络文学的模式化,网络文学作品也应该接受个性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晓坤.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探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结合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